序號 |
論文或課題或參賽作品 成果名稱 |
成果形式 |
屬第幾作者 |
發表在何種刊物、何年第幾期(或由何出版社、出版日期及書號) |
獲何種級別獎勵 |
備 注 |
1、 |
論文《聽我道一出梁山好漢的傳奇故事》 |
02年 發表 |
獨撰 |
《師范語文報》2002年3月下旬刊 |
|
|
2、 |
教學論文《談笑》(說課稿) |
02年 獲獎、 結集出版 |
第一作者 (劉冬萍) |
入選《現代教育說課稿·教案選萃》(一) 中國物資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ISBN7504718343) |
中華教育教學優秀說課稿、教案評獎二等獎 |
|
3、 |
全省中師生名著讀寫比賽 |
02年 獲獎 |
|
|
指導二等獎 江西省教育廳表彰 |
2002年4月 |
4、 |
論文《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一環》 |
03年 參評 獲獎 |
合寫 第二作者 (劉冬萍) |
全國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論文比賽二等獎 |
海南省 教育學會 |
2003年6月 |
5、 |
論文《祝福的悲劇美》 |
03年 獲獎、 結集出版 |
獨撰 |
入選《世紀燭光—全國優秀教育論文選》 學苑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ISBN7800605280) |
第四屆“燭光杯”全國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大賽三等獎 |
|
6、 |
論文《對〈祝?!抵黝}的再認識》 |
04年 發表 |
合寫 第一作者 (劉冬萍) |
《萍鄉高專學報》2004年教育教學專輯 |
|
|
7、 |
論文《以對象的特點來研究對象的范例——讀卡西爾〈人論〉》 |
05年 發表 |
合寫 第二作者 (張介明) |
《萍鄉高專學報》2005年 第一期 |
|
|
8、 |
論文《大學語文課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 |
06年 參評 獲獎 |
獨撰 |
|
全國師范(職教)院校語文教學研究聯合會第17屆年會論文比賽一等獎 |
2006.4 |
9、 |
論文《課堂教學藝術探微》 |
06年 發表、 獲獎 |
獨撰 |
《中國教育教學雜志》2006年 第18卷 |
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教科論 文評比一等獎 |
2006.3 |
10、 |
論文《變革課堂教學模式促進語文教學和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
06年 發表 |
合寫、 第一作者 (劉冬萍) |
北京《科技資訊》雜志2006年第7期 |
|
|
11、 |
論文《高職高專學生能力培養形象重塑的思考》 |
06年 發表 |
獨撰 |
北京《科技資訊》雜志2006年第11期 |
|
|
12、 |
教學論文《說不盡的橋》 (教學設計) |
06年 發表 |
合寫、 第一作者 (劉冬萍) |
吉林《教育案例》雜志2006第7-8期 |
|
|
13、 |
論文《講究教學藝術注重課堂導入提高教學實效》 |
06年 發表 |
獨撰 |
南京師范大學《文教資料》 雜志2006年9月號 |
|
|
14、 |
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設計《獻給母親的歌》 |
06年 發表 |
合寫、 第一作者 (劉冬萍) |
吉林《中小學語文教學案例》雜志2006年第9期 |
|
|
15、 |
論文《基于計算機網絡平臺的語文閱讀模式研究》 |
06年 發表 |
獨撰 |
山西《教學與管理》雜志 (核心期刊)2006年第12期 |
|
|
16、 |
省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 《大學生心理危機及自救策略》 |
06年 已驗收 |
合作 第三排名 |
江西省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 |
|
|
17、 |
論文《以全新教學理念促進小學英語教學》 |
05參評 |
合寫 第二作者 (鄧麗君) |
|
2005年校教育學會論文評比優秀獎 |
|
18、 |
論文《大學語文課的導入藝術》 |
05年 參評 |
獨撰 |
|
2005年校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三等獎 |
|
19、 |
論文《加強大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培養他們的能力努力塑造其新形象的幾點思考》 |
05年 參評 |
獨撰 |
|
2005年校思政年會論文評比三等獎 |
|
20、 |
論文《變革課堂教學模式促進語文教學和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
06年 參評 |
獨撰 |
|
2006校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二等獎 |
|
21、 |
論文《淺析祝福悲劇美》 |
06年 發表 |
獨撰 |
安徽《科教文匯》2006年第12期 |
|
|
22、 |
論文《加強榮辱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著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才德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
06年 參評 |
獨撰 |
|
萍鄉高專第19屆(2006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評比二等獎(2007。4。27) |
|
22 07-1 |
尋找缺失的親情 |
07年 發表 |
合寫 第二作者 (一 劉冬萍) |
吉林《校本教研》雜志 2007年第3期 (CN22-1221\G) |
|
|
23 07-2 |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藝術 |
07年 發表 |
合寫 第一作者 (劉冬萍) |
吉林《中小學心理健康導航》雜志 2007年第5期 (CN22-1233\G |
|
|
24 07-3 |
加強大學生德的教育,著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
07年 發表 |
獨撰 |
《當代文化與教育研究》雜志2007年第6期 (ISSN1812-2485) |
|
|
25 07-4 |
加強德育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 |
07年 發表 |
獨撰 |
湖北《成功》雜志(教育版) 2007年第8期 (CN42-1560\C) |
|
|
26 07-5 |
論新課程 背景下小學教師的師德培養 |
07年 發表 |
獨撰 |
湖北《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雜志 2007年第8期 (CN42—1422\D) |
中文核心刊物 |
|
27 07-A |
師德缺失: 新課程改革面臨的新課題 |
07年 參評 |
獨撰 |
|
交校07年思政年會評比 (二等獎) |
|
28 07-B |
專業建設要體現專業特色 ----以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建設與發展為例,看高職高專學前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
07年 參評 |
合撰 (第一作者) |
|
校教育論文年會第18屆年會評比三等獎 |
|
29 08-1 |
王爾德戲劇的現代闡述—論王爾德戲劇的繼承和創新 |
08年 發表 |
合寫 第二作者 |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J)2008第一期(80-86頁)(ISSN1003-6873 CN32-1053\G4) |
|
|
30 08-2 |
將雙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構建新型的雙語教學方式 |
08年 發表 |
獨撰 |
《成功》雜志教育版(J)2月號 CN42—1056\G4 |
|
|
31 08-3 |
從專業建設的角度看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
08年 發表 |
獨撰 |
《時代文學》2月號(下半月) CN37—1173\I |
中文核心刊物 |
|
32 08-4 |
師德缺失:實施新課標不容忽視的問題 |
08年 發表 |
獨撰 |
《吉林教育》第14期(總第478期) CN22—1042\G4 |
|
|
33 09-1 |
對新課標下課堂教學中激勵性評價的審視與定位 |
09年發表 |
獨撰 |
《科技文匯》2009年第一期(中旬刊) |
|
|
34 09-2 |
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和我們的對策----以我校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為例 |
09年發表 |
獨撰 |
《萍鄉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第二期 |
|
|
35 |
大學生人文素質與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對應 |
10年發表 |
獨撰 |
《科教導刊》2010年9月(上旬刊)總第61期 CN42-1795/N |
|
|
36 12-1 |
講究科學規律,推進高校課堂教學評估的開展 |
12年發表 |
獨撰 |
《科教文匯》2012年6月號(中旬版)(CN34-1274/G) |
|
|
37 12-2 |
關于強化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的思考 |
12年發表 |
獨撰 |
河北《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第10期CN13-1399/G4 |
|
|
38 13-1 |
論文:幼兒園道德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
13年發表 |
獨撰 |
時代教育·2013年9月 |
|
|
39 13-2 |
對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的新思考 |
13年發表 |
獨撰 |
教師·2013年10月 |
|
|
40 14-1 |
全科型2+3小學教師培養課程設置的研究與探索 |
14年發表 |
獨撰 |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2 Cn22-1296/g4 |
|
|
41 14-2 |
精致、諷刺與傳奇 |
14年發表 |
獨撰 |
廣西《教育界》雜志2014年第19期95-96頁(CN45-1376/G4 |
|
|
42 14-3 |
案例教學法在《社會科學基礎》課程中的運用 |
14年發表 |
獨撰 |
河北《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10月 第41期 CN13-1399/G4 |
|
|
43 |
東西方戲劇中悲劇的相似與異見 |
15年發表 |
獨撰 |
河南《開封教育學院學報》3月號 CN41-1310/G4 |
|
|